当前位置: 首页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事件 世界历史事件 野史秘闻 未解之谜 探索发现

最新文章

  • 靖难之役过程燕王起兵
    靖难之役过程燕王起兵

    燕王起兵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十二月,为了提防燕王谋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燕王朱棣见到几位藩王先后被削,明白如此下去必无法逃过此劫,遂一边争取时间一边做战争准备。为了争取时间..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靖难之役开端建文削藩
    靖难之役开端建文削藩

    明太祖分封诸子为王,以加强边防,藩屏皇室。诸王之中,以北方诸王势力较强,又以秦王朱樉、晋王朱棡与燕王朱棣的势力最大。 背景 为防止朝中奸臣不轨,明太祖规定诸王可移文中央捉拿奸臣,必要时得奉天子密诏,领兵“靖难”(意为“平定国难”)。同时为防止诸王尾大不掉,明太祖也允许今后的皇帝在必..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靖难之役导火索建文即位藩王势大
    靖难之役导火索建文即位藩王势大

    建文即位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明太祖立朱标次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因生性“颖慧好学,性至孝”,而深得朱元璋的喜爱,朱元璋称赞他“而诚纯孝,顾不忘我乎。”不过,对于这位“仁柔少断”的皇太孙将来继任帝位,朱元璋并不十分满意,曾一度打算更换太子,后因翰林学士刘三吾的劝..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靖难之役朱棣是如何推翻朱允炆的
    靖难之役朱棣是如何推翻朱允炆的

    要不是朱标早逝的话,靖难之役也就不会发生了,关键是朱棣还是建文帝朱允炆的长辈,这种从后背身上抢夺皇位的事情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少见的。实际上当时建文帝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但反而是被身处劣势的朱棣给翻盘了,那建文帝失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当时建文帝只有22岁,上位仅仅一年,早年被朱元璋分配到各地的藩王..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靖难之役的的背景是什么
    靖难之役的的背景是什么

    太祖分封 洪武三年(1370年)四月,明太祖朱元璋为确保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想方设法加强皇室本身的力量,其具体的办法就是分封诸子为王。他把宗室二十五人(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封为藩王,分驻北部边境和全国各战略要地,想通过他们来屏藩皇室。朱元璋曾说的:“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靖难之役是什么事件
    靖难之役是什么事件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是建文元年(1399年)到建文四年(1402年)明朝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帝位的战争。 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逝,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张勋复辟之后的历史走向
    张勋复辟之后的历史走向

    7月1日,正式让溥仪登基后召致全国反对,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于是组成讨逆军讨伐,‘辫子兵’战败,张勋逃入东交民巷荷兰使馆。溥仪再次宣告退位,复辟仅12天破产。 张勋一生效忠清室,常对人说:‘我在前清受恩深重’,但他的原配夫人曹琴却屡次劝他拥护共和。辛亥革命后,清廷被迫发布诏书,宣..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张勋复辟的事件经过
    张勋复辟的事件经过

    张勋当即命令他的“辫兵”把京津临时警备总司令王士珍、副司令江朝宗和陈光远、以及京师警察厅总监吴炳湖“请”来,突然宣布道:“本帅此次率兵入京,并非为某人调解而来,而是为了圣上复位,光复大清江山。”接着他告诉众人,今日傍晚,他已进宫面圣,召开了“御前会议”,决定明晨请皇上复位。 议罢厉声问道..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张勋复辟的历史背景
    张勋复辟的历史背景

    丁巳复辟,又称张勋复辟、溥仪复辟,是民国六年(1917年,丁巳年)6月,张勋利用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率5000“辫子兵”,借“调停”为名于6月14日进北京。急电各地清朝遗老进京,“襄赞复辟大业”,拥戴已退位的清末代皇帝溥仪复辟。 6月30日,张勋在清宫召开“御前会议”,于7月1日撵走黎..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2021年3月28日:廖启智逝世
    2021年3月28日:廖启智逝世

    廖启智,中国香港演员。 个人简介 1980年,参演《上海滩》出道  。1992年,主演了剧情片《笼民》,并因此获得1993年香港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奖。1997年,主演了刑侦系列电视剧《刑事侦缉档案III》。2003年,参演《无间道Ⅱ》获得2004年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提..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焚书事件
    中国历史上有几次焚书事件

    “焚书”是对文化的一种粗暴践踏,在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在思想上消除异己,加强自己的皇权统治,通过“焚书”对百姓进行思想统治,其目的就是统一思想,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以便皇权可以相传万世千秋。 在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莫过于秦始皇焚书坑儒,但秦始皇焚书规模不但排不到第一位,而且秦始皇也绝非焚..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刘娥为什么不让宋仁宗立王氏为后
    刘娥为什么不让宋仁宗立王氏为后

    随着宋仁宗一天天长大,到了应该迎娶皇后的年龄了。皇帝的婚姻是一件很大的事情,于是朝廷专门在四川挑选了嘉州王蒙正的女儿王氏,送到京城。宋仁宗很喜欢王氏,欲立为后,可却遭到了太后刘娥的反对,这是为什么呢? 赵祯生于1010年,是宋真宗赵恒的第六子。1022年,当宋真宗病逝后,赵祯继位..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二流堂的称呼来源
    二流堂的称呼来源

    1957年,吴祖光、丁聪、黄苗子、戴浩、高汾等人被打成了“右派”,经常与吴祖光来往也被打成“右派”的影剧界年轻人杜高、田庄、陈敏凡等人,被定为“‘二流堂’小家族”。 称呼来源 抗日战争期间,从上海等地转移到重庆的文化、戏剧、电影、美术、新闻界人士吴祖光、丁聪、吕恩、张正宇、..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2021年3月23日:张少华逝世
    2021年3月23日:张少华逝世

    张少华,出生于北京南城,是评剧、影视演员。 人物生平 张少华的丈夫也是评剧院的演员,他们生有一子,由于夫妻双方在评剧院的时候经常演出,儿子一直由母亲照料,直到儿子十四岁,才搬回家来一起居住。张少华在北京住在天桥街的40多平米的房子,还是中国评剧院在1982年分的房子 。 ..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2021年3月23日:姚策去世
    2021年3月23日:姚策去世

    姚策(1992年-2021年3月23日),江西九江人,出生时被抱错,错换人生28年。 2020年12月7日,河南省开封市鼓楼区人民法院对原告郭希宽、杜新枝、姚策诉被告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原告姚策诉被告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侵权责任纠纷两案一审公开宣判。 2021年2月8日下午,河南省开封市..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2021年3月22日:邱浩逝世
    2021年3月22日:邱浩逝世

    邱浩,男,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2015年7月成立联基金(莲花资本前身),拥有21年TMT行业从业经验,10年互联网早期投资经验。曾担任创新工场合伙人、晨兴创投副总裁、晨兴北京办公室负责人等职务。 2021年3月22日,莲花资本创始人邱浩亲友发布讣告称,邱浩因为身体原因,于2..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奉系军阀有多强
    奉系军阀有多强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社会秩序最混乱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军阀混战不断,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在这样一种大的历史背景下,奉系统治的东北地区,却相对保持社会稳定,经济发展。这是奉系军阀能够发展成为大的军阀集团的根本原因。 奉系军阀在东北统治的12年间,首先保证了区域内部的统一。在1..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奉系军阀有什么不同之处
    奉系军阀有什么不同之处

    奉系军阀产生的社会基础,与各派军阀虽然相同,但具体环境和条件有很大差别: 其一,在形成的时间和背景上的差别。 北洋军阀嫡系———直系、皖系形成于清朝末期。1895年,清政府为维护风雨飘摇中的统治地位,任命袁世凯为新建陆军督办,在天津小站练兵,从此以袁为首的能够左右政治的强大军事集团..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直系军阀什么意思
    直系军阀什么意思

    直系军阀是民国军阀中北洋军阀派系之一,直系军阀领袖大多出身直隶省,在许多政治理念上存在共鸣,故称为“直系”。袁世凯死后从北洋军阀中分裂出以直隶(今河北)人冯国璋为首领的一派,政治上亲英美,代表旧地主。 代表人物有冯国璋、曹锟、吴佩孚、齐燮元、孙传芳等。冯国璋死后,曹锟、吴佩孚继其..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二七惨案的历史背景
    二七惨案的历史背景

    “二七”大罢工是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残酷统治,中国工人运动从要求改良生活的经济斗争转向争取自由的政治斗争的情况下发生的。 从全国来看,以1922年1月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到1923年2月“二七”大罢工,出现了历时13个月的全国罢工高潮,有100多次罢工,30多万工..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