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事件 世界历史事件 野史秘闻 未解之谜 探索发现

最新文章

  • 元日战争的过程
    元日战争的过程

    1274年(元至元十一年、日文永十一年)和1281年(元至元十八年、日弘安四年)元世祖忽必烈发动的两次侵日战争。1259年(宪宗九年)征服高丽的忽必烈于1268年(元至元五年)命高丽使者携国书赴日,书中要求日本效法高丽来朝“通好”,否则将至“用兵”。日本朝廷祈求神佑,但以“书辞无理”,拒绝接受..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元日战争的背景
    元日战争的背景

    元日战争是元朝皇帝忽必烈与属国高丽在1274年和1281年两次派军攻打日本而引发的战争;这两次侵略在日本合称“元寇”或“蒙古袭来”。 依当时的日本年号称抵御元军第一次进攻的战事为“文永之役”,第二次为“弘安之役”。镰仓、室町时代呼称(蒙古袭来、异贼袭来、蒙古合战、异国合战)亦有用凶徒称呼..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清朝为什么一定要剃发
    清朝为什么一定要剃发

    剃发易服,乃指中国明末清初时期清朝统治者以“不从者斩”为手段,强令其统治下的中国各民族的男子,包括汉族及其它南方少数民族等,改剃满族的髡发发型,改著满族服饰的政策。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 移风易俗 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十一月,皇太极召集满洲贵族和重要官员时说:“朕思金太祖、太宗法度..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剃发易服死了多少人
    剃发易服死了多少人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之初它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剃发易服”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样的强制手段,必然会引起反抗的斗争,那么剃发易服死了多少人呢? 关于剃发易服死了多少人的记录,历史上从满族人入侵中原开始就有了。明朝万历四十六年,满族人首领努尔哈赤率领..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即墨之战是什么战争
    即墨之战是什么战争

    即墨之战发生于前284年至前279年,战国时代燕国名将乐毅统率燕军攻打齐国即墨城的一场攻防战争。齐国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即墨之战成为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齐国虽然凭借此仗复国,但是其实力已江河日下。而燕国亦因此仗由兴盛转为衰弱。 简介..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田单复国是什么事件
    田单复国是什么事件

    战国时代,是我国历史上战争最多的时代;当时有七个较强大的国家,燕、韩、赵、魏、齐、楚、秦,号称战国七雄。他们为著自己国家的利益,无不处心积虑,发动侵略战争,于是今天你打我,明日我杀你,整个天下动荡不安。其中齐国和燕国土地相邻,经常利害冲突,拼斗得更是惨烈。 田单其人 田单并..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响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影响

    郑成功领有台湾之后,建立了台湾第一个汉人政权,也带来一波汉人移民潮。郑成功虽然在攻下台湾的同一年逝世,但继位的郑经与郑克塽持续统治台湾21年,并在陈永华的规划之下,引进中国明制的宫室、庙宇和各种典章制度,奠定了台湾在日后成为一个以汉民族文化为主的社会,而不仅仅是另一个海外华埠。因此有学者形容此..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郑成功迫降赤嵌城
    郑成功迫降赤嵌城

    赤嵌的荷兰军在水源被切断,外援无望的情况下,向郑成功投降。盘踞台湾城的侵略军企图负隅顽抗,郑成功在该城周围修筑土台,围困敌军8个月之后,下令向台湾城发起强攻。 迫降赤嵌城 赤嵌城军队胜登陆,包围了赤嵌城荷军,并割断了赤嵌城与台湾城之间的联系。当时,坐镇赤嵌城的荷军司令官描难..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郑成功巧渡鹿耳门
    郑成功巧渡鹿耳门

    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进攻台湾,十分惊恐。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今台湾东平地区)、赤嵌(今台南)两座城堡,还在港口沉破船阻止郑成功船队登岸。郑军乘海水涨潮将船队驶进鹿耳门内海,主力从禾寮港登陆,从侧背进攻赤嵌城,并切断了与台湾城的联系。 巧渡鹿耳门 荷军的据点台湾城、赤嵌城..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郑成功横渡台湾海峡
    郑成功横渡台湾海峡

    1661年(清朝顺治十八年,南明永历十五年)三月,郑成功亲率2.5万名兵将,分乘百艘战船,从金门出发。他们冒着风浪,越过台湾海峡,在澎湖休整几天准备直取台湾。 横渡海峡 1661年(永历十五年)阴历二月,郑成功率领众将士在金门“祭天”“礼地”“祭江”,举行隆重的誓师仪式。一..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荷军如何应对郑成功收复台湾
    荷军如何应对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里收复了沦陷38年的中国领土台湾。这场战争结束了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中国台湾的经营,开启了明郑政权对台湾的统治。 荷军备战 当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台湾长官为揆一(Frederik Coyett),驻守热兰遮城(Fort Zeelandia,今台南市安平古堡),..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
    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历史背景

    郑成功收复台湾又称郑成功收复台湾之战,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将领郑成功驱逐窃取台湾的荷兰殖民者收复宝岛台湾的事件。 郑军议战 1659年(永历十三年,清顺治十六年)郑成功率领十万大军攻打南京,惨败而回。郑军元气大伤,郑成功感于清朝统治逐渐稳固,而郑军困守思明(厦门)孤岛粮草..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2021年2月24日:高宝利逝世
    2021年2月24日:高宝利逝世

    著名原生态歌星高宝利,不幸于2021年2月24日下午三点多驾车从灵丘到太原的高速上,因路上小雪发生车祸去世。 高保利(1976年-2021年),原生态歌手,中国男高音歌唱家,中国歌剧舞剧院独唱演员。他原是山西省灵丘县罗罗腔剧团的一名普通演员,凭着对音乐的爱好,放弃家乡安稳的工作,执着地选..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1912年2月29日:京保津兵变
    1912年2月29日:京保津兵变

    北京兵变,又名“京保津兵变”,发生于1912年2月29日的清王朝刚刚宣布逊位的北京。北洋军曹锟的第三镇(师)下属的军队哗变,一般说法是这是在袁世凯的策划和具体部署下进行,但南京临时政府军令部长的徐永昌在回忆录中说这是污蔑。北京大学教授尚小明称袁世凯策划“北京兵变”的说法根本不能成立。 这..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645年2月25日:唐僧玄奘取经回到京城长安
    645年2月25日:唐僧玄奘取经回到京城长安

    645年2月25日(农历645年1月24日),唐僧玄奘取经回到京城长安(现西安)。 玄奘(602——664),俗姓陈,名祎。洛州缑氏(今河南怄师缑氏镇)人。唐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佛经翻译家。玄奘"博涉经论,尝谓翻译者多有讹谬,故就西域,广求异本以参验之"。 627(唐贞观元年..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逝世
    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逝世

    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叶赫那拉氏,满洲镶黄旗人,名静芬,小名喜子,封一等承恩公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是光绪的表姐。光绪十四年(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成婚,次年立为皇后,并在婚期过后住进东六宫之一的钟粹宫。 民国二年正月十七日(1913年2月22日),隆..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1989年2月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建成
    1989年2月26日:中国南极中山站建成

    中国南极中山站(英文名称Zhongshan Station)建成于1989年2月26日,以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 地理位置 中山站位于东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拉斯曼丘陵的维斯托登半岛上,其地理坐标为南纬69度22分24秒、东经76度22分40秒,距离..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1920年2月24日:白虹出生
    1920年2月24日:白虹出生

    白虹,原名白丽珠,出生于猴年正月初五(1920年2月24日),满清皇室(正黄旗)的后代,在北京长大。1931年初,黎锦晖的上海明月歌舞团到北京招生。尽管出生在封建意识浓厚的家庭,白丽珠的父亲并未阻挠女儿,而母亲更是积极支持女儿从事歌舞事业。当时12岁的白丽珠能歌善舞,长得白皙可爱,当场就被主考..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2006年2月24日:张中行逝世
    2006年2月24日:张中行逝世

    张中行(1909年1月7日—2006年2月24日),原名张璇,学名张璿,字仲衡,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出生
    1873年2月23日:梁启超出生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