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历史事件
中国历史事件 世界历史事件 野史秘闻 未解之谜 探索发现

最新文章

  • 兖州之战介绍
    兖州之战介绍

    兖州之战发生在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年),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争中,东郡太守曹操在寿张(今山东东平西南)地区击败黄巾军的作战。此战,曹操以少胜多,不仅取得了兖州根据地,而且收编精兵数万,成为曹操的基干部队,为曹操尔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公元192年,曹操与青州黄巾军在兖州(治昌邑,..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
    豫中会战37天失38城

    1944年初,当第一战区发现豫东北的日军大量集结并修复时,判断其可能南进,遂以4个集团军沿黄河南岸,由汜水经柴桥,再改沿新黄河西岸,经中牟以西尉氏、林沟、周家口及其以东河防,面对黄河铁桥、中牟方面部署防御,准备由正面迎击沿平汉路南进的日军。第一战区其他4个集团军及第40军,则由战区直接指挥,沿..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董卓讨伐战经过
    董卓讨伐战经过

    关东各地方群雄见董卓把持朝政,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安。关东军起了内讧,联军决裂,形成群雄割据的局面。 相持阶段 孙坚由长沙北上,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和南阳太守张咨后,终于与袁术会..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董卓讨伐战的准备过程
    董卓讨伐战的准备过程

    董卓把持朝政,于是各路诸侯集结讨伐董卓。十八路诸侯建立会盟,但是由于都有自己的想法,导致前期一直没有什么进展,曹操有心杀贼却没有办法。 诸侯会盟 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各地群雄起兵,打出讨董的旗号,当中包括: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讨伐董卓的背景是什么
    讨伐董卓的背景是什么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董卓控制朝廷。董卓引起群怒,于是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纷纷起兵反抗。 188年汉灵帝驾崩,戚宦之争又起。宦官蹇硕等意图杀害外戚大将军何进,改立太子刘辩弟陈留王刘协。汉少帝刘辩顺利继立后,何进又与袁绍等士大夫企图去除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及其他..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董卓讨伐战是怎么回事
    董卓讨伐战是怎么回事

    董卓讨伐战,是东汉末年各地群雄组织地方军对抗董卓的战役。中平六年(189年),掌政的董卓废少帝刘辩,拥立其弟陈留王刘协为帝,实行恐怖统治。关东各地方群雄见此,以讨董为名起兵,推举袁绍为盟主。 虽然曹操出兵,及后到的孙坚夺战,但其他军队只驻军不加援助,而董卓又放弃洛阳,挟天子迁都长..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江夏之战是怎么回事
    江夏之战是怎么回事

    江夏之战是208年中国军阀孙权和刘表在东汉末年的一场战役。这是孙权和刘表在江夏附近驻守的部将黄祖的最后决战。 江夏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春江夏(今湖北省云梦县),孙权军25000战黄祖军3万左右。最后孙权胜利,黄祖遭斩首,孙权军俘虏数万黄祖军。 背景 208年春,背叛..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长衡会战的经过
    长衡会战的经过

    日军攻占洛阳的同一天,日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畑俊六将设在南京的前进指挥所推进到汉口,开始了战役主要阶段的湘桂作战。 1944年5月,日军第11集团军司令官横山勇指挥8个师、1个飞行团和海军一部,共20余万人,以攻占湘桂铁路(衡阳—来宾)为目标,向长沙、衡阳地区进攻。中国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明史案是不是冤案
    明史案是不是冤案

    明史案,由庄廷鑨编写《明史》而引发的清初最大的文字狱案。所有列名参校、刻印买卖者均因此获罪,重辟70余人,凌迟18人。 案件背景 明代有一位内阁首辅朱国祯,是浙江乌程县(今属浙江湖州)人。他爱好著述,写了一部明史,起名叫《史概》。他死后,家道中落,后人将未出版的书稿列传部分..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明史案的影响
    明史案的影响

    康熙二年(1663)五月,明史案终于结案。此案先后牵连千余人,妻子被发配东北沈阳附近的宁古塔者几百人。 凡作序者、校阅者及刻书、卖书、藏书者均被处死。被杀者共七十余人。其中庄廷鑨之弟庄廷钺、李令皙、茅元铭、蒋麟征、张寯、韦元介、潘柽章、吴炎、吴之镕、吴之铭等十四人凌迟处死;归安,乌程的两..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宋真宗参拜立碑
    宋真宗参拜立碑

    作为封建时代的皇帝,对于老子还是很重视的。就像宋真宗在1014年的时候去老子的出生地参拜,甚至之后还亲自制作了一座碑,即先天太后之赞碑,又称为三御碑。 所谓三御碑即碑文(御笔)、书写(御书)、碑头设计(篆额)都是由皇帝一人完成的,所以价值极高。 宋朝大中祥符七年(1014)..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天书运动是怎么回事
    天书运动是怎么回事

    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为洗刷澶渊之盟的城下之耻,而掀起了“天书降神”的泰山封禅运动。另有说法是真宗迷信道教,大搞荒诞无稽的迷信活动。 事件背景 在"澶渊之盟"的背景之下,宋辽议和对"天无二日"的中国中心论造成巨大冲击,宋真宗闷闷不乐,王钦若向真宗建议:“陛下以兵取..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黄天荡战役简介
    黄天荡战役简介

    黄天荡之战为公元1130年(宋建炎四年,金天会九年),宋军在长江黄天荡(位于南京市栖霞区)东西水域,截击金军归师的著名水战。 背景 公元1129年(宋建炎三年、金天会八年)十月,金军第三次南下深入长江地区,攻破建康(今南京),直逼临安。宋高宗赵构南逃至明州(今宁波)。第二年正月,..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牧野之战为什么周武王会胜
    牧野之战为什么周武王会胜

    牧野之战结束了商王朝五百多年的统治,奠定了周王朝八百年江山。交战双方,周是商的诸侯国,实力原本比商要小,牧野之战中,据《史记·周本纪》记载,周军约为五万人,商军约为七十万人,周武王为何能大败商军呢?(史记: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 (一)、不断发展势力,乘商内乱,发..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宋真宗朝的大火是怎么回事
    宋真宗朝的大火是怎么回事

    众所周知,宋朝是有名的经济强国,但是再有钱也禁不住折腾啊。宋真宗时期,一场大火在东北风的引领下蔓延了开来,很快将宫殿、六座王府、中央官衙等烧了个干净。宋真宗吓得以为是天谴,连忙下罪己诏。可是,事后调查,这竟然是人为纵火,且起因是一场“桃色事件”。 1015年4月23日晚上,一场大..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东封西祀的背景是什么
    东封西祀的背景是什么

    东封西祀是指在北宋时期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在全国掀起了一场长达十余年轰轰烈烈的“天书”封祀运动。宋真宗在庞大仪卫扈从下东封泰山,四年,又以隆重仪式抵山西汾阴(今山西万荣县)祭祀后土地抵。大赦天下,一时轰动。 封禅传统 据《史记》等先秦至两汉典籍就曾记载,上古先..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神龙政变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神龙政变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神龙政变,又称神龙革命、五王政变,是神龙元年(705年),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等大臣在首都洛阳紫微城发动兵变,逼迫女皇帝武则天退位,复辟唐朝的事件。 背景 晚年的武则天沉湎享乐,宠幸张昌宗、张易之兄弟,跟外界的联系减少,对朝政的控制力也有所下降。而二张兄弟却逐渐突破..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澶渊之盟的经过
    澶渊之盟的经过

    澶渊之盟是宋真宗与辽国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签订的条约,在签订条约之前双方交战多次,未分胜负。辽国像议和,而宋真宗畏惧辽国便同意和解。要不是有寇准暗地里威胁曹利用,宋真宗甚至觉得给辽国百万钱财也无所谓。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澶渊之盟的背景是什么
    澶渊之盟的背景是什么

    宋与辽的关系一向不好,等到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即位,宋辽关系是越发恶劣。在宋真宗统治初期,辽国不断骚扰宋朝边境,意在掠夺幽云十六州。终于,在多番战争后,辽意图讲和,和宋真宗畏惧辽国,双方签订澶渊之盟。 自咸平二年(公元999年)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
  • 澶渊之盟究竟是怎么回事
    澶渊之盟究竟是怎么回事

    澶渊之盟是北宋和辽国,在经过二十五年的战争后缔结的盟约。公元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 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河南濮阳)城下以八牛弩射杀辽将萧挞览(一..

    中国历史事件 2023-06-03